白芨的种植方法?

250 2024-05-02 10:32

一、白芨的种植方法?

1、时间:种植白芨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3~5月份。

2、选种:挑选当年生的嫩芽作为种苗。

3、催芽:将白芨的嫩芽放入河沙中,并在河沙中加入适量的水,放置在阴凉处。

4土壤:选择疏松、透气且肥沃的土壤,将土壤放在阳光下消毒。5、栽种:将白芨按照一定距离栽种在土壤中,注意芽嘴朝上。

二、小白芨的种植方法?

白芨的种植,南方地区可以在收获种子后进行,北方地区要等到来年温度回升后进行。种植要提前进行整地,除草、翻整、开沟、除虫、施肥。在种植后需要加强管理,确保种子萌发,日常养护的时候要保证光照,并控制好环境温度,肥水适宜。

三、白芨的种植方法和成本?

白芨一亩投资额:

种苗:块茎种植每亩大约3万元左右,驯化苗15000元左右,瓶苗大约8000元左右。

肥料:预计每亩每年需要投入200元肥料,种植3年需投入200*3=600元。

其他:日常管理等其他费用每年1000元左右,3年每亩需投入3000元左右。

四、白芨的种植方法和时间?

白芨是多年生草本球根茎植物,自然生长环境栽培适合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云南、四川、重庆、贵州等地。

白芨种植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

白芨的三喜欢、三厌

一喜欢湿润的气候

二喜欢阴凉的地块

三喜欢潮湿的沃土

一厌幼苗时阳光照射

二厌土地洪涝积水多

三厌土壤含水量过低

秋季种植白芨,下地可以得到其所喜好的条件。

此时种植白芨也是为了增长生长时间,相比来年春季在开始种植的白芨,秋天已经载好的种苗已经生根,适应了土壤环境,生命力更顽强,只等春暖花开,进入快速生长期。

白芨种植

秋季种植白芨的好处

1、温度与湿度适宜

秋季的温度比较温和,对比夏季来说种苗不会脱水块,从而干枯导致死亡

2、病虫害较少

与春夏的高温高湿相比,秋冬季较干燥,根腐、软腐病的发病率较低,叶斑病也可以忽略。地老虎、金针虫等主要的地下害虫已冬眠,其它虫害相对于春季夏季也少得多。

3、水分易管理

秋季相比于夏季来说肯定雨水有所下降,过了雨季就不用但新强降雨带来的积水,洪涝,管理也比较轻松。

秋季种植白芨准备与注意

秋季种植准备:

1.生根粉浸泡2~3分钟

2.地薄膜准备,可保湿,保温,防病虫害

白芨种植

秋季种植注意:

1.控制分水,秋季温差相对于夏季要大水分过多不易保温

2.防止病害,种植时需要地薄膜防止病虫害

3.肥料给足,可用农家肥提升土地的肥力

4.过冬准备,可使用覆盖法,结冰期比较长的地区推荐用小拱棚

5.过冬注意,保暖时千万注意温度不要过于高,以免地下虫害。

五、独头白芨的种植方法?

1、选种催芽:种植白芨时,要挑选当年生的嫩芽作为种苗,并将其埋入河沙中催芽。

2、配土消毒:使用田园土、腐殖土、河沙、骨粉配制土壤,并利用阳光杀菌。

3、栽种方法:将白芨种苗以30厘米的株距栽种在土壤中,浇一次透水。

六、白芨种植方法?

、时间:种植白芨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3~5月份。

2、选种:挑选当年生的嫩芽作为种苗。

3、催芽:将白芨的嫩芽放入河沙中,并在河沙中加入适量的水,放置在阴凉处。

4土壤:选择疏松、透气且肥沃的土壤,将土壤放在阳光下消毒。5、栽种:将白芨按照一定距离栽种在土壤中,注意芽嘴朝上。

七、中药白芨种植方法?

常用分株繁殖。地栽前翻耕土壤,施足基肥。头年的冬季到次年的3月初种植,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,掘起老株,选当年生具有嫩芽的块茎及其与先年的老鳞茎毗连接生处切下,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,每株可分3-5株,按行株距各825px左右开穴,深浅适宜,须带顶芽且新芽向外,覆土3-100px,稍加镇压,栽种后施益富源生物液态肥或直接冲施益富源种植EM菌液效果最佳。

传统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。但分株繁殖周期长,繁殖效率低,而且耗种量大,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。

八、白芨最新种植方法?

白芨是一种中药材,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加,种植白芨的收益较高。白芨的种植方法如下:

1. 选择合适的场地:选择交通便利、排水良好的土地,最好是 pH 值在 6.0-7.5 之间的酸性土地。

2. 精细整地:在种植前需要进行精细整地,清除土壤中的障碍物和杂草,并进行土壤调理,以保证土壤疏松、通气、排水良好。

3. 繁殖方法:白芨采用块茎繁殖,繁殖时间为 3 月初,将成熟的块茎挖出,切成长度约 10 厘米的段,切口处需要涂抹石灰,防止感染。

4. 栽植方式:将块茎埋入土壤中,深度为 3-5 厘米,间距为 20-30 厘米,每亩种植约 2000 株。

5. 管理方法: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,及时除草、松土,并每隔 2 周进行一次施肥。

6. 病虫害防治:白芨常见的病虫害有枯萎病、蚜虫等,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和防治。

7. 收获加工:白芨种植一年后可以开始收获,将成熟的块茎挖出,清洗干净后进行烘干、加工。

总之,白芨种植需要精细管理,需要注意土壤、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,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。

九、白芨盆栽种植方法?

1,种植时间

对于白芨种植技术而言,白芨在每年的9~10月收获,南方地区比较温暖,此时适合种子的萌发,在收获种子之后就可以进行种植了。而北方地区温度较低,建议将种子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,等待来年春季即可进行种植。

2,选择土壤

种植白芨必须要保证土壤适宜,白芨的适应能力较强,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,选择疏松肥沃、通透性较好的沙质土壤进行养护。准备好土壤之后,需要往土壤中加入适宜的有机肥,保证植株的生长所需。

3,播种进行

接下来可以将白芨种子均匀的播在准备好的土壤当中,注意不能太密,完成种植之后加强对植株的养护,等待种子萌发即可。正常情况下,3~4个月左右就能看到白芨长高了。

4,后期养护

完成种植之后,只需要对植株进行日常的管理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即可,保证充足的光照条件,控制好水分,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。并且每隔15~20天施一次稀薄的液肥,这样才能保证植株的生长。

十、白芨种植技术:白芨怎么种植才能高产?

我觉得种植白芨要想高产,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:

一、除草。将选好的土地除草。方法1:火烧。这样可以把草的种子烧死,从而避免来年春天二次生长。方法2:机械除草。用机械把杂草打碎然后翻地的时候直接把杂草旋到土里面,使其腐烂。方法3:人工除草。直接把草割掉,根部在翻地的时候挑起来。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用烈性农药除草!

二、翻地以及防虫害。将除完草的土地撒上“地虫王”地虫王是杀地虫的药剂,农药部都能买到,具体的用量包装上都有详细的说明(因为药剂是敏感话题,全国各地的真实情况都不一样,)翻地的时候一起搅拌到土里去。

翻整土地。方法1:机器翻地。通过机械绞盘高速转动来松动土壤,效果比较好,但是部分地区不能够使用机械(比如山区),这种方法适合大面积种植或者平原地区使用。方法2:人力翻整。通过牛、马、驴等牲畜来翻整,比较仔细,效果比较好,但是效率太低只适合小面积或者高山地带的种植户。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:药物必须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来做!

三、分块和开水沟。建议将土地分块,以便于后期管理工作,具体尺寸建议:宽度1.8米至2米,长度不限(按照实际情况而定)。排水沟按照当地雨量来控制,深度建议25~40公分,沟宽建议20~30公分,大面积的种植户应该没有主排水渠道,为预防雨季做出对应的方案,具体尺寸要根据真实情况而定。特别要注意做好排水系统!

四、投放有机肥。将分好的地块投放事先准备好的有机肥,或者用家畜粪便发酵彻底后,适当晾干,均可以使用。使用方法:每亩投放1000斤至2000斤有机肥。把它们堆成小堆均匀的撒在将要播种的田地里,最后静置2天左右就可以下种了。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化肥,一定要使用发酵充分的农家肥或者有机肥!

五、开始种苗。静置2天后就可以开始栽种了,1,栽种行距一定要控制在15至30公分之间,例如15×15公分上下左右都是15公分。2,种植深度,图表层下去3公分左右,例如块茎高度2公分,那就要种到5公分的位置,块茎上留取3公分的土盖住块茎(3公分既能防止打霜冷冻,又能利于来年发芽长叶)。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使用农药!

六、防冻和防晒。冬天防冻,如果气温异常低的时候,应当铺上稻壳来防止打霜下冻。夏天防晒,当天气温升高时,开始搭设遮阳网,一般6月左右开始搭设完毕,9月底就可以拆除(可拆可不拆)遮阳网搭设高度1.5至2米(管理人员可以进去管理维护为最好),长宽根据实际情况而定,铺满为止!注意不要用稻草等防冻材料!

七、管理和追肥。日常管理: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观察白芨的生长情况,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联系技术人员做出对应的措施,然后是除草方面,幼苗阶段尽量保持田地无杂草,目的是不让杂草争夺养分,从而促进幼苗稳健生长。干湿度问题,如果田地太干就要早晚各喷一次水(少量多次,不可灌溉,撒完水不能有积水),选用花洒类喷头来浇水,不能冲浇根部。

追肥方面:白芨喜肥度适中,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,施肥季节一定要按照技术员的要求来做,施肥时间一般是在“早春或者中秋”具体参考天气温度以及时节……

特别要注意的是除草不能用除草剂,只能人工或者机械除草,任何化肥和农药都不能用……

这就是我给你们讲解的白芨种植技术,你们了解了吗?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点击我更换图片